我的阿公,很健康。
為避免大家帶著錯誤的心情來讀這篇文章,我還是先說明白,我的阿公,託大家的福,他很健康。
身旁親近一點的朋友都知道,我有一個阿公。
其實每個人都有阿公,只是我的阿公對我而言,不只是阿公,還帶有『好玩有趣的男人』這樣一種形象。特別是年紀越大之後,我越發現,自己認知的所謂『像男人的男人』原型,竟然有不少是出自於阿公,而這其中包括了許多女人難以忍受的致命缺點。
阿公長期以來犯有氣喘的毛病,今年七月因為身體嚴重不舒服,進了醫院。在這之前,我一直不曾意識到他已經老了這件事情。即使我們的確在幾年前,煞有其事地幫他過了七十大壽。
沒錯,阿公今年已經七十好幾了。即使他常常把「快死了」這句話掛在嘴邊,我看他目前的健康情形,應該可以再活個幾年才是。至少是活到一個讓大家覺得「嗯, 真是壽終正寢」的年紀沒問題。所以,我決定趁他還健康的時候,寫一篇「我的阿公」,我想這會比到時候寫,來得不那麼悲傷。
可是講到這裡,竟然不知從何寫起。
如果我記得沒錯,阿公排行老六。阿公的爸爸是種田的。所以阿公小時候也種田,至少我聽他講過去放牛之類的事情。
「放牛」,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同一個時代?那時候只要不唸書,媽媽就會罵說:「那麼不愛唸書,乾脆去放牛算了」。其實誰不知道,放牛應該比唸書好玩。
據說(當然是據我阿公自己說),他小時候很會打架,意思就是很『勇』。日據時代,當然比武也是來日本式的『相撲』。據說那時候他推倒天下無敵手,是孩子王一個。(小時候聽了當然很崇拜,可是長大後心裡想,怎麼每個人的阿公都那麼厲害,那被推倒的,到底是哪些人的阿公?)
那時候,以阿公家裡的環境來說,頂多也只能讓他唸到小學畢業。之後,就繼續種田,或者到哪裡勞動。這段之前的歲月,老實說我也聽得不是很多,唯一的印象就是,「打架很厲害」,跟「吃飯都吃好幾碗公」。
聽我阿公說,17歲的時候,他為了賺更多的錢,志願到南洋當軍伕。去了南洋幾年,台灣隨即光復,於是再度被調回台灣。這段到南洋當軍伕的歷史,是阿公津津樂道的傳奇之一。
除了哀嘆當時存了多少錢,相當時現在的多少錢,結果都付諸流水之外,還有當時在南洋的森林裡頭各種奇奇怪怪的事情,以及最大膽的他被任命負責在半夜看燒屍體等等。
我一直把這些事蹟當作是故事來聽,直到最近,看到阿公當真能與在家裡幫忙的印尼籍女生說上幾句印尼話,我才真的相信阿公真的在那時候到過南洋,然後奇蹟式,只帶著雙腳的皮膚病,平安地回來。
留言列表